时间:2022-08-27 21:19:14 | 浏览:6147
1980年,
中央电视台引进译制了
美国NBC的一部电视剧——
《大西洋底来的人》。
这部讲述大西洋探索的神秘科幻剧,
很快让时髦的年轻人爱上了三样东西:
蛤蟆镜、喇叭裤、飞盘。
图源:人民画报
杂志上写:
“每当夏秋的夜晚,
城市的开阔之地上,
男女老少都挥动着他们的双臂,
将飞盘抛向落日余晖的天空”。
40年后,
当飞盘又晃晃悠悠荡回大众视线时,
却已得不到这么单纯的赞美,
而是引来不少争议。
围绕飞盘的喧嚣,
集中在两个点。
第一是它的社交色彩过浓,
许多偏激者认为这就是打着运动的旗号“搞别的”。
和过去靠楼上楼下吼一嗓子不同,
现在飞盘主要靠网络社区“摇人儿”。
北上广深等潮城,
打从今年春天开始,“长”出了不少微信群。
约场地、约人、发布规则;
有更卷一点的社群,
还自带摄影师,
高清大图直出,
各凭本事PS,
分享朋友圈小红书一条龙,
齐活!
飞盘运动本身固有的社交属性,
在互联网运营术的加持下,
爆发式释放出来,
这也是让不平者愤慨的点——
你到底是来运动的,还是来显摆的?
有极端的批评者,
把穿着紧身瑜伽裤和彩色运动内衣的女玩家,
叫“飞盘媛”,
说这项运动最妙处就是男女混合,
女性成为身体展示者,
男人则获得了当“舔狗”绝佳机会,
追着美女跑。
……
用“点点点”来代替详细展开,
是因为此类言论太辣耳朵,
再写就不礼貌了。
飞盘打破男女界限,
于运动的意义不敢妄下结论,
但这一规则本身是文明且先进的,
被曲解为“撩骚”,
实在是大可不必。
至于从玩家着装“诛心”,
更是低级且刻薄,
从旧社会苦难女性身上扯下的裹脚布,
怕是裹到了某些人心里。
女性有穿衣的自由,
有穿着紧身瑜伽裤玩飞盘的自由。
但同时,
社交网络上的确有不少玩家吐槽,
一些新手不仅限于女性,
毫无体育精神,
好像就是来拍照的,
整场一共跑了不到100步,
还是为了“出片儿”。
这种批评是中肯的,
哪怕带着社交基因,
飞盘归根结底是运动,
运动场上坑队友,
必然招人烦。
飞盘的第二个争议点,
在于怨它抢了本来不多的足球场地。
足球是国人心中的隐痛,
分析来分析去,
“没有群众运动基础”似乎是能找出来的最内因。
但要说足球支棱不起来怪飞盘,
那真有点学习不好怨邻居的意思。
运动面前一切平等,
总不能因为足球不行,
有什么好的就都可着足球。
今天是飞盘,
明天还有橄榄球、腰旗橄榄球,
许多新兴运动都在默默发酵中,
到时候足球爱好者的假想敌,
恐怕数都数不过来。
根本原因有二,
一是力不从心的足球运动,
也得想点招刺激刺激大众热情了;
二是带草皮的运动场地本来就不够,
应该从增量上想办法,
而不是在存量里使劲琢磨。
人红商务多,“盘”红是非多。
与40年前大西洋的男人带货不同,
这次它火得更彻底、层次更丰富,
属于“社会面”的火。
这是网络时代的一次样本式走红,
源于一小部分人多年的默默推广蓄力,
伴随着接踵而来的“起底”、“扒皮”和质疑,
得益于社交、受谤因社交,
还裹挟了性别议题、足球之殇、中年VS青年等
多个热门话题。
飞盘这只“盘”,
原本承载不了这么多。
但要从新兴事物变成真正走进大众的主流运动,
必须穿越种种争议,才能顺利“飞升”。
这也是今日互联网的一个切片级“景观”——
一样新事物从萌芽到走红,
需要经历什么。
其实,
我们可以对新生事物更多一些包容。
来源: 央视网
“再蹲一下,有人转今天的票吗。没办法,进群的人越来越多,群也越拉越多,如今这个俱乐部的群按照甲乙丙扩展,已经膨胀出了“丁”群,每周的活动报名小程序一出。”在北京伙伴飞盘俱乐部群里,没抢到当天飞盘活动名额的盘友四处求票。
钛度图闻·第五十一期策划制作 | 钛媒体视觉中心,编辑 | 生菜,作图 | 初彦墨飞盘运动在中国市场迎来大爆发。日前,全国飞盘运动推广委员会发布《国家体育总局社体中心关于举办中国飞盘联赛有关事宜的通知》,拟于2022年下半年举办首届中国飞盘。
新京报体育新闻部出品仿佛一夜之间,飞盘突然爆红,这项新潮运动丰富了年轻人的健身选择,也改变着他们的生活方式。今年年初,某社交APP发布的《2022年十大生活趋势》显示,去年一年,飞盘相关内容的发布量同比增长了6倍。
要说最近哪项运动最火?那一定是“飞盘”莫属了!从校园操场到城市公园绿地总能看见一群人围绕飞盘玩得不亦乐乎今天小体带来飞盘功能性训练有助于提升你在玩飞盘时的体能水平让你在场上有更好的发挥同时在高强度的跑跳过程中也可以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让我们一
宝鸡某公园足球场发布公告禁止开展飞盘运动和其他与足球无关的运动进入足球场,其实还是十分合理的。最近几天,这篇报道在全网迅速发酵,并被很多媒体和自媒体转载,网友对此也是议论纷纷,成为了继吴勇问题教材、贾某某、鳄雀鳝之后的又一个热门话题。转载的
不少铲屎官都见过养着边牧的主人,往前方扔一个飞盘,然后他们家的边牧一个飞身跳起来,轻松就接住了飞盘,心理一定在想,这狗子真TM厉害。在玩一些“拿来”、“寻回”甚至躲猫猫的游戏时,大部分狗狗都能做到,但是在这个“捕捉”(抓住)上,好像并不是所。
打开社交软件,你常会看到与飞盘相关的推送,从运动场边走过,你会发现身边玩飞盘的人确实越来越多——一支在今年3月成立的本土飞盘俱乐部,只用了不到3个月的时间就从最初的13人,发。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最近飞盘运动越来越火,在重庆也不例外。
来源|Tech星球文|贾宁宇从完全没有摸过盘到走上飞盘联赛的赛场。今年4月,北京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刘心怡的公司要求员工居家办公。今年4月,北京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刘心怡的公司要求员工居家办公。就在这段时间,她发现了小区附近的通
昨天,首届北京飞盘公开赛打响,来自120支队伍的2000余名飞盘爱好者将在三个周末进行220余场比赛。“希望通过比赛,让大家关注到飞盘作为体育项目的本质。”赛事主办方之
”这是发生在近期某知名综艺节目里的一幕,节目中玩的是极限飞盘,一项近期在年轻人中流行的运动。在以往很多人的认知里,飞盘往往是狗狗的玩具。中新网7月17日电 (中新财经记者 谢艺观)“传盘。“飞盘这项运。